跟李涛老师学后期04

HSL颜色调节

所谓HSL其实就是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 H:Hue 色相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没有色相。

  • S:Saturation 饱和度

    饱和度就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

  • L:Lightness 亮度

    亮度就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HSL

HSL既可以做颜色,也可以做灰度,点击转换为灰度图片就会变灰,转换为灰度后,就只剩下亮度的变化了,不会再有饱和度和色相的变化。

我们在调片的时候要明确哪个颜色需要出来,哪个颜色需要下去,哪些颜色色相和色相之间可以转换。

但是我们如果想调一个颜色,但是我们又不确定它是什么颜色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目标调整工具了

目标调整

注意点:

  • 一定要先选择需要改变的HSL,在去滑动鼠标。比如我们选择了色相,那么改变的就是色相。

效果如下:

效果图

通过HSL转灰度

  • 颜色很丰富,有时候范围控制不住。所以过早的进入颜色控制,反而不容易控制。
  • 看彩色照片时候,还是应该先从影调入手。有时候异彩纷呈反而没了重点。
  • 在黑白照片里,是控制明暗来控制照片。
  • 做黑白片,不建议直接转灰度,而是把所有的颜色的饱和度关掉。好处是可以继续控制色相、自然饱和度还是可以调整,可调整的范围更大。另外可以在黑白片里保留一个颜色,造成了片子的特殊性,也可以营造低饱和度的氛围(德系)。
  • 黑白片里靠黑白来营造层次。

调性

黑白影调后期处理与控制

摄影中的影调,指照片的基调和调子。影调解决的是视觉画面中黑白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色相纯度等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变化流动,感受节奏与韵律构成的视觉美感。

影和调

要提前决定自己的片子调成什么影调,不能随机、漫无目的,自己要有预感。原因是颜色层级关系太多,不容易平衡。

彩色和黑白均有影调的问题。

影调来源于音乐。

  • 影:光影、明暗、黑白关系(节奏)(明快、平缓等等呢)
  • 调:色调(tone)、色彩(韵律)—(冷暖等等呢)

影调在摄影中的作用

  • 基本作用:创造色彩、光线效果,构成影片色彩和黑白的阶调(影调)基调。
  • 准确表现主体。影调的准确表现会大大加强片子的表现力。
  • 渲染片子气氛。
  • 体现片子个性与风格。
  • 塑造人物形象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

将0~255这256个色阶分为0~10这11个色阶。其中

  • 0为纯黑
  • 1、2、3为低调
  • 4、5、6为中调
  • 7、8、9为高调
  • 10为纯白

片子又可以分为三个调性,分别是短调,中调和长调。这样我们建立一个坐标

这样我们就可以划分出9种片子,这就是9中调性

影调

  • 高长调的特征:大面积亮色,里面有黑白关系,如果是长调的话,既有黑又有白。
  • 高中调:跨度范围没有那么长
  • 高短调:很亮,但是调性非常短

最常见的片子是中长调,就是我们说的标准调色方式,有纯黑的地方做实了,但是不多,有纯白的地方做实了,但是也不多,整个调性拉长,大面积是中间的灰性调。所以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片子。

思考:我们有九种调性可查,为什么我们所有人调的片子都只有中长调一个选择标准。

中短、高短、低短都挺难做的。在收藏级的作品里大多是低长调或者低中调,但是低中调会更多一些

九种调性例片

高长调

高长调

高调的片子适合表现雪景、水面这种比较亮的东西

高中调

高中调

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是一张高长调的片子

高短调

高短调

山本博司的作品

中长调

中长调

中中调

中中调

中短调

中短调

低长调

低长调

低中调

低中调

准确地说应该是低长调,有高光的东西在里面。

低短调

低短调

这个也应该是低长,短调的东西特别难做。

全长调

只有黑白两个色,有灰色就成中长调了

全长调


所以我们应该先从中长调开始做起,然后慢慢尝试一些其他调性的片子,来体会不同调性片子的感受。

先定调还是先定影?

取决于个人习惯,这里先定调性,定完调再定影

硬调和软调

硬调和软调

暖调

暖调

冷调

冷掉

先定调性

调性

影调的决定因素

影调决定因素

保存调片的参数

预设里面可以保存参数

保存参数

清除调整参数

  • 图片右上角-开发设置-清除设置
  • 直接删除文件夹里的xmp。

亚当斯风格中长调

调片技巧

  • 先做渐变再做降色,会有层级关系出来。
  • 画笔流动性放在20%,慢慢刷。
  • 要把主题做出来,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要有主观情绪,带着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想表现的是什么,突出重点,其余的地方做减法。

全长调

调片技巧

  • 高光压下去,出亮部细节;阴影提上来,出暗部细节。
  • 做片子前要想到需要做什么调性(前文提到的)。
  • 可以修复或删除一些不需要的、影响视觉效果的、干扰画面的元素。(在ACR或PS里做均可)
  • 内容感知移动工具,可以移动元素到需要的位置上。(单纯考虑画面而不考虑摄影的真实性的情况下)
  • 通过画面比例调整,可以达到另外的观察视角。
  • 全长调的色调适合反差很大的片子。
  • 夸张是艺术表达的第一手法。
  • 平衡有时候是破坏片子的最大的东西,经常为了照顾平衡丧失了片子的冲击力。
  • 剪影是全长调的一种,但全长调不等于剪影。要适当控制细节,还要注意材质和纹理。

低短调

调片技巧

  • 要找到需要控制的对象。
  • 选高亮法:
    • 选择-色彩范围-点照片亮部取样-再选择容差值(不准)。
    • 选择-色彩范围-选择颜色或高中低光(准)
  • 选择-反选-图层-通过拷贝建立图层-正片叠底。
  • 最后用画笔工具,精细化处理:拼合(盖印)ctrl+Alt+Shift+E,选出局部(例:眼睛),做羽化-拷贝建立图层-滤色(或假色)-画笔工笔,蘸白色,刷出高光。

做黑白要决定做什么调子

调性总结

  • 不能漫无目的的调片子,要有目的性,可以通过影调来定。

  • 注意运用夸张的手法。

  • 学会分析什么样的片子适合什么样的调子。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

参考资料:[李涛] 简单摄影后期课

本文作者:melody0z
本文链接:https://melodyvoid/Photography/folow-teacher-li-tao-in-the-later-0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本链接

坚持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