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操作的五个步骤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拍片子会带着色板去拍,为什么会带这样的东西去拍片子呢?
如果我们在Brideg里面看到了我们需要的片子,我们也定好要调节了,我们就需要进入调节的状态,调节状态的方式不要直接双击,在没有打开Photoshop的情况下,我们调用Bridge正确的方式不是双击,应使用command + R
为什么要做这一步?因为这样可以检测到你的软件正常不正常,或者你的软件合理不合理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比如我们看到一张raw的源文件,然后我们按下command + R
,然后就直接打开到了Camera raw里面。
Camera raw就是我们说的阅读器,用来解读底片的阅读器
Camera raw 有两套,一个在Bridge里面,一个在Photoshop里面,我们通过双加击打开,是进到了Photoshop里面,这样并没有在Bridge里面直接把它解决掉,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进到Photoshop,在Bridge里面就已经可以调用到,所以它有两个Camera raw,这个必须是有两个,一个在Bridge里面,一个在Photoshop里面,这两个都打开才正常。要不开这个会有小问题,比如批处理会有问题,假设有一组片子,我们把一张片子调好之后,其他片子直接通过拷贝粘贴就可以把效果粘贴过去了,但是没有这个选项,就粘贴不过去。
我们进入正式调片流程的情况下,有五个环节(技术指标)
- 准确的色彩还原
- 正确的黑白场
- 足够的清晰度
- 适当的饱和度
- 丰富合理的层次
以上五个是技术指标
准确的色彩还原
为什么要校色
我们修片第一件事情就是校色,顾名思义校正颜色。
什么叫准确的色彩还原?
因为白平衡的原因,我们必须要做校色,光是会被改变的,也是会被欺骗的。光和颜色会收到影响,就好比有的时候白的东西看上去并不是白色。光是有欺骗性的。默认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光,是传统意义上的白光。但实际上光本身是有颜色的,白天的光也会发生颜色的变化,早上的颜色和夕阳的颜色肯定是不一样。
假如我们处在一个光照环境不是很正常的环境,颜色就会出现偏差,这就是我们把光的记录方式放错了。
我们打灯拍摄,灯的色温不同也会影响照片的颜色
如何校色
白平衡工具,command + R
之后,在左上角有一个白平衡工具
白平衡要吸在什么地方呢?吸灰的地方,准确点说是找18%的中性灰,注意是找画面中的18%中性灰,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画面中什么地方是18%的中性灰呢?
- 在拍照的时候拿个灰卡
- 没有灰卡就在照片里面找类似灰的地方,注意灰色一定不能带有色相,找黑白灰
所以我们在拍人像的时候最好带上色卡。
群组校色
如何群组校色?选中一组(在同一光源下拍摄),然后command + R
打开Camera raw,这样我们只需要校准第一张(照片里有色卡),校正完后点击全选
,然后点击同步
,最后点击确定
,这样所有的片子都校正完了。或者在Camera raw里面command + A
全选,然后在全选的状态下校准第一张,这样其余的也都跟着变了。
校错会是什么情况
正常情况下我们校正是吸取18%中性灰,但是我们吸取到黑色或者白色会是什么情况?
色温会发生变化。
黑白灰的特点是它没有色相,白平衡有一定的宽容度,它认为18%灰是最准的,但是如果在不准的情况下,在宽容度范围内色温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注意:千万千万不能吸取到黑白灰以外的颜色,如果在有色相的地方去吸取就会发生偏差了。举个例子:如果吸取到了红色,那么片子就会发绿发青。为什么会发青呢?因为红和青是补色,只要认为红颜色是准的,它就要补青色在里面。你要是认为黄颜色是准的,它就会补蓝色。所以千万不能点到有色相的地方。
灰色找不到找白色,白色找不到找黑色。黑、白、灰的校正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只是在色温上稍微有点差别。
正确的黑白场
什么是确定片子的黑白场
说白了就是知道这个片子什么地方最黑,什么地方最白。
先找图片的最黑和最白,要把白和黑都做实。白的漂亮,黑的很实。
正确的黑白场是指调性是全长的。
黑白场确定下来,这个片子就是白的是高光,漂亮。黑的是死黑一片。但是我们是不是要那么多的死黑一片?这就需要根据片子的情况来决定了。有的时候我们不要要死黑一片,因为暗部里面我们需要细节。
怎么来调黑白场
在Camera raw面板的最右边,有一个黑色
和白色
,那个就是调黑白场的。
调片子倒着调:上来并不是先动曝光,而是先动的是黑白场。
调色用CMY去调,而不是用RGB去调,就是因为CMY好计算,我们队RGB的直接反应是迟钝的。
调黑白场:按住alt
或者option
键,然后调节白色和黑色
然后通过看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出照片的黑白场信息
足够的清晰度
清晰度的设置
- 相机上设置:饱和度、锐化度、清晰度。清晰度在可以不加或者减一档,但是万万不要在相机里面做过多的加的设置,因为会对片子的后期的底片有一定的影响。
- 在Camera raw里面设置:在Camera raw面板的右面有一个叫做
清晰度
的选项,在黑色
下面。根据不同片子的情况来决定清晰度是加是减还是不动。动清晰度会影响曝光值的变化。或者说对比度发生变化。如果之前曝光正确,我们增加了清晰度,那么曝光就会增加,这是我们应该将曝光减一档或者半档来进行修正。 - Camera raw右面板的第三标签
细节
里面有锐化:这个指的是最后输出的时候做锐化。因为在Bridge这样的预处理软件能够完成60%~70%的工作,然后再经过Photoshop,不断的加层,层多了必然对图片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整个片子修完了,最后一步再调一下锐化,让它平衡一下图层过多的影响。做锐化一定要用蒙版做:因为锐化是针对轮廓的,对于虚焦的物体来说我们并没有必要做锐化。其实蒙版就是局部处理,只要是局部处理就是蒙版的问题。按下option
或者alt
键,然后滑动蒙版
我们就可以看到效果。蒙版就是锐化的有效范围放在哪里,所谓的有效范围就是白颜色的地方,白颜色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做锐化的地方。
适当的饱和度
在Camera raw的面板右侧,有一个叫做自然饱和度
和一个叫做饱和度
的选项。
二者的区别:
- 自然饱和度能把隐现的颜色提出来,说白了就是把似有似无的颜色加强了、
- 饱和度是在画面平均的情况下,把画面所有颜色的纯度给它提高,颜色就变鲜艳了
欠饱和度是一种影调,很舒服的影调
过饱的片子打眼,欠饱的片子耐看
丰富合理的层次
丰富合理的层次就是说暗部、亮部,整个长调的片子,整个调性很长,会看到细节。
学会看直方图,直方图涵盖了整个片子里面特别重要的颜色信息值在里面,我们来看一个直方图
我们可以看到直方图的右边几乎没有信息,从中间这个调性以后,后面整个都没有细节了,说明这个片子欠曝,或者说它比较暗,不亮。
那么我们怎么调呢?
- 先加一点曝光,暗部的细节会出现
- 再加一点阴影,此时我们发现全部东西都出来了,但是气氛却不如以前了
- 觉得天空太亮了,我们收一下高光,此时天空的暗部细节就会出现多一些,出现层次
- 觉得不够亮,就再补一点白色
第二张片子
暗部溢出了,暗部溢出整个片子就会整体偏暗
- 先校色,一般情况下,云彩是灰色,我们可以根据取色器显示的RGB值来确定灰色,三个数值一样就是灰色
- 然后确定黑白场
- 把阴影的地方调亮,暗部的地方就会出现细节
- 高光收下去,因为太阳太亮了,亮的地方往下收,亮部也出现细节
- 自然饱和度和清晰度追加一点点
- 然后如果想让片子偏冷或者偏暖一点需要调节色温,调之前一定要记住原始色温,因为它不可以
ctrl+Z
撤销回去 - 我们把色温调的冷一点,然后把色调往上调一点,把暖色稍微追上来一点
以上操作就把片子调完了,我们做的是全局操作,全局操作就是定片子的调性,打片子的基础,定片子规范的框架,物先大体,然后再进入局部调节,精调片子。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
参考资料:[李涛] 简单摄影后期课
本文作者:melody0z
本文链接:https://melodyvoid/Photography/folow-teacher-li-tao-in-the-later-0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本链接